首页

辽宁地区女奴寻男主

时间:2025-05-25 16:14:10 作者:(话改革·建新功)赵晓光:在参政议政中画出最大同心圆 浏览量:70028

  中新网泉州9月26日电 (吴冠标)26日,第五届海峡两岸民间谱牒文化交流大会在福建泉州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100多位学者、嘉宾就“谱牒”“家书”两个主题展开交流与讨论,共话两岸一家亲。

  本次大会由主旨发言和“两岸民间谱牒文化”“两岸家书的新时代作用”两个分论坛专题研讨组成,共收到学术论文113篇,经评审遴选71篇,其中台籍学者论文25篇。

26日,第五届海峡两岸民间谱牒文化交流大会在福建泉州举办。 吴冠标 摄

  南开大学台湾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黄清贤在主旨发言中指出,闽台谱牒文化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特点,两岸可以更好地开展台湾同胞回到大陆寻根谒祖相关活动,增强台湾同胞对大陆的宗族与民族认同,扩大社会人文交流合作,促进文化领域融合发展,进而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

  “谱牒文化让两岸人民有更多的情感连结。”金门大学副教授刘灯钟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谱牒生动展现出了两岸间的血缘与历史文化联系,通过两岸谱牒文化的交流、研究、展示,相信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台湾同胞返乡寻亲,与自己祖先生活过的土地产生连结。

  此外,活动现场还举办了涉台资料捐赠仪式,来自海内外的嘉宾向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捐赠涉台谱牒12册、两岸家书167封,古籍、照片、证书等100多份涉台资料以及神像、瓷盘、工艺品等10多件实物。

26日,第五届海峡两岸民间谱牒文化交流大会现场举办了涉台资料捐赠仪式。 吴冠标 摄

  捐赠了8册涉台谱牒的台胞王桂明对“寻根”十分执着。王桂明的家族祖籍地在泉州安溪,由于种种原因,家中族谱被损毁,相关资料记载不清,他受爷爷嘱托走上了族谱对接之路,至今犹未止步。

  这些年来,王桂明走遍台湾大大小小的王氏宗祠,也曾多次探访安溪,寻找自己的根脉,以期族谱对接,却一直未能如愿。“值得一提的是,我没找到自己的‘根’,却意外促成不少台湾宗亲来到大陆寻根谒祖,完成族谱对接。这次我捐出这些谱牒,正是为了帮助更多台湾同胞找到祖先,促进两岸民间交流,也希望能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祖先。”

  据悉,此次大会由福建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福建社会科学院、福建省档案馆指导,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27日,与会两岸嘉宾学者将走进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参观新版《闽台缘》主题展览、《乡土闽台》专题展、《骨肉天亲血脉相连——海峡两岸家书特展》等。(完)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人民出版社推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系列普及丛书

珠海11月1日电 (记者 孙秋霞)首批49名符合条件的港澳涉税专业人士1日取得执业资格证,成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打造专业人才跨境便利执业的“新样本”。

哈尔滨市委政法委二级巡视员李光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林汉明,香港中文大学卓敏生命科学教授、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及教资会卓越学科领域-植物与环境互作基因组研究中心主任。

超5000列!前9个月阿拉山口口岸中欧(中亚)班列通行数量创新高

斯朗旺扎告诉记者,他参加工作的时候,青藏铁路刚刚开通运营一年,后来又陆续开通了兰新客专、拉日铁路、敦煌铁路、格库铁路、拉林铁路等,高原铁路网越织越密。青藏铁路的开通改善了沿线老百姓的出行条件,也降低了进出藏物资的运输成本,建筑材料、食品等物资通过铁路进入西藏。西藏的高原牦牛肉、酸奶、民族手工艺品等特色产品也通过铁路走出高原,进入内地,走向世界。

东西问|班玛更珠:65年前,美国女记者为何撰写《百万农奴站起来》?

庭审中,检察机关出示了相关证据,被告人刘立宪及其辩护人进行了质证,控辩双方在法庭的主持下充分发表了意见,刘立宪进行了最后陈述,当庭表示认罪悔罪。

第十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如约而至 逾2000位嘉宾共聚广州“投资未来”

出生于1994年的施方婷本科毕业于台湾艺术大学,201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读研,今年刚毕业,此次带来了作品《洋装》。“我喜欢亚洲电影,或者说华语电影,在台艺念完以后,就想来北京试试。当时我对自己说,考不上是自己没才华,考上了就一定要来。”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